5月21日,我院举办第四届“非你莫属,遗风传韵”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实践研习活动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本次活动由课程主讲人、学前教育系孙欣老师组织,2021级学前教育专业公费师范生班全体同学参与。同学们从“传承匠心”出发,分为“筝下古文糍粑香”“纸上有约”“学手工编织,促文化传承”“细数青丝三千缕,结发簪花配淑女”“巧手做花灯 传承民俗情”“汉服体验”6大主题,制作了看得见、摸得着、吃得到、学得会的非遗作品。
本次活动,大家制作风筝,绘制图案,放渴望自由之灵魂;捣熟稻米,制作滋粑,享美食的文化底蕴;辩识古文,嚼文嚼字,穿着汉服,在绵绵筝声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剪纸艺术有着绚丽多变的色彩、造型各异的图案、独特精湛的技艺和深远美好的寓意。同学们不仅学会了剪纸的方法技巧,还通过小小的剪刀剪出了大千世界的风云变幻,剪出了民族精神之魂,剪出了绵绵不息几千年华夏文化的行走轨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同。
织布、绳编和竹编等编织艺术跨越千年历史,不同时期的文化为其提供了丰足的养分。同学们通过编手绳、做竹编小船、体验织布机的使用,学习编制艺术,传承千年编制文化。
发簪,是中国古代汉族人民用来固定和装饰头发的一种首饰。 同学们以发簪为切入点,开展DIY发簪活动,体验到了动手的乐趣,每个人都得到了符合自己心意的独一无二的发簪。
花灯,又名灯笼,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汉族传统民俗工艺品,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花灯,作为汉民族数千年来重要的娱乐文化,它既有“傩戏”酬神的功能,又有娱人娱乐的价值。各式各样的手工花灯吸引了很多心灵手巧的同学们,大家纷纷动手制作了自己喜欢的花灯,“猜灯谜赢花灯”过程中,同学们甚至获得了心满意足的花灯!
本次活动还特邀公共外语教学部董晓燕老师为大家讲解了汉服的历史与文化,同学们对此充满好奇,换上不同历史时期的汉服体验一把古代仕女。
此次活动以中国非遗文化为内核,立足传统、敢于创新,激发了同学们对中国非遗文化的热情与文化认同。孙欣老师强调以体验式教学法改革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让同学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实践活动中,通过亲自触摸与感受,探索与发掘非遗之美,中华优秀文化之韵。同学们不仅提高了审美和实践能力,还用行动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