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40107)

上传时间 :2019-10-24    浏览次数 :    编辑 :

一、培养目标

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教师教育政策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立足青岛,面向山东,培养政治立场坚定,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和教育情怀,宽广的学科基础和科学人文素养,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具有终身发展意识和潜质,能胜任小学多门课程教学任务,承担基本的教育管理与研究工作的复合型乡村骨干教师。

二、目标内涵

(一)培养要求

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主要从师德良好、素养全面、知能扎实、复合人才、终身发展五个维度对毕业5年左右的学生提出了具体要求:

【培养目标1】师德良好:能够了解、理解和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教师教育政策要求,特别是能遵守公费师范生相关规定,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关爱学生、敬业爱岗、以身示范、勤奋工作,具有为乡村教育积极奉献和服务乡村教育的情怀,能够做到热爱乡村教育、融入乡村教育。

【培养目标2】素养全面:具有较为宽广的学科知识基础,对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艺术体育等学科都有所涉猎,形成综合性的科技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

【培养目标3】知能扎实:具有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教育理论知识;具有与小学多门课程相关的学科与教学法知识;具有较高水平的普通话、板书、现代教育技术等教师基本功;熟练掌握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组织、课程开发、教学评价、班级管理、家校沟通等方面的专业技能。

【培养目标4】复合人才:首先,复合人才指能够教授多门小学课程,即不仅能教授语文、数学等小学两门主要学科课程,也能够胜任科学、英语、信息技术甚至音体美等课程中的部分课程。其次,复合人才指的是除了学科教学工作外,还能够承担一些基本的教育管理与研究工作。如担任学校中层领导、教研组长等职务,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发表论文或出版专著。

【培养目标5】终身发展: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积极参加各种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有较为明确的专业发展方向,专业进步明显,表现出较好的专业发展潜力。

(二)毕业要求

根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以培养目标为指向,基于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从“一践行三学会”四个维度提出了8个方面的毕业要求:

1.师德规范: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理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了解公费师范生相关政策,具有依法执教意识,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2.教育情怀: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性质和意义,初步感受小学教师劳动的复杂性、长期性和创造性。特别对农村教育发展需求和公费师范生角色定位有较为清楚的认识;具有良好的职业认同,具备农村学校从教意愿,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和教育观。形成服务农村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3.学科素养:具有较为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形成综合性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具有良好的音乐美术基本知识基础,具备一定的审美素养;具备教授小学语文课程或小学数学课程的学科知识基础,掌握主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有选择性地学习小学阶段其他课程所具备的学科知识,了解兼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技能;对学习科学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了解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以及与社会实践、小学生生活实践的联系。了解学科整合在小学教育中的价值,形成学科整合意识和初步能力。

4.教学能力:具有较为扎实的三字一话等教师基本功,具有较为扎实的课堂导入、情境创设、讲解、提问等课堂教学基本技能,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掌握主教学科课程标准,把握主教学科课程性质与定位,熟悉主教学科课程教材体系。了解兼教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体系;能够依据所教学科课程标准,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运用学科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了解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掌握课程实施基本方法,获得教学体验;关注课程教学中的问题,能针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自觉改进,养成教学研究意识,形成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

5.班级指导: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理念,了解小学德育原理与方法,形成以生为本的民主管理意识;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一般程序,学习班级建设的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参与班主任工作实践锻炼,具备班级建设的初步能力;熟悉班级活动的种类、作用,了解班级活动的组织原则与策略,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获得积极体验。

6.综合育人: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对教书育人工作职责和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面育人的理念有较为清楚的认识;理解学科育人价值,能够有机结合学科教学内容进行育人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具备较好的学科育人能力;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在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少先队活动和社团活动中获得积极体验,形成初步的活动育人能力。

7.学会反思: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关注农村小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热点问题;了解农村小学教师发展需求,有专业发展意识,能进行自主学习和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学会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能够通过反思促进个人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

8.沟通合作:理解团队价值和作用,有团队合作意识,愿意寻求合作、共享。在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体验中理解学习共同体作用。具有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的意识;掌握团队协作和人际沟通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初步具备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和家校关系的能力;具有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基本能力,与其他教师、家长和社区沟通协作的真实体验。

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支撑情况对照表

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

师德良好

素养全面

知能扎实

复合人才

终身发展

遵守师德规范

H

M

H

具备小学教育情怀

H

M

M

H

具备较好的学科素养

H

H

M

H

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

M

H

H

M

掌握班级管理技能

M

H

M

H

M

具备综合育人能力

M

H

H

H

H

具备学会反思能力

H

H

H

H

H

具备沟通合作能力

H

H

H

M

注:H表示高支撑关系,M表示中支撑关系

三、主干学科与课程设置

1.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

2.专业核心课程:教育概论、心理学、信息化教育技术、中外教育历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小学德育概论、课程与教学论、班级管理。

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创新项目、社会实践、科研训练与毕业论文等。

4.各环节学时学分设置

各环节学时学分安排表

类别

类型

学时(含理论和实验实践)

学分(含理论和实验实践)

占总学分比例%

必修课

通识教育必修课

632+1周

36

22.5%

专业大类必修课

专业基础必修课

112

6

3.75%

专业核心必修课

304

19

11.875%

集中实践

34周

24

15%

必修课合计

1048+35周

85

53.125%

选修课

通识教育选修课

/

至少修读10

6.25%

多元/实践课

开设121学时+4周

至少修读65

40.625%

选修课合计

/

75

46.875%

毕业学分要求总合计 160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集中实践教学

学分

学期安排(周)

备注

S1

1

2

S2

3

4

S3

5

6

S4

7

8

军事理论与训练

1

1周

教育见习(上)

2

2周

教育见习(下)

2

2周

教育研习

2

2周

教育实习

12

16周

毕业论文

6

12周

社会实践

1

至少四周分散进行

合计

26

5.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

详见附件1。

6.课程地图

详见附件2。

五、修读要求

1.修业年限

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可在三至八年内完成学业。

2.授予学位

教育学学士

3.毕业标准与要求

(1)至少取得160学分,其中必修课85学分,选修课至少75学分(通识选修10学分,专业选修65学分);

(2)计算机操作技能、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背诵、应用文写作实行达标制,学生可通过自学或选修相应的通识教育选课程后,参加学校达标测试,达标通过后后方可毕业;

(3)学生通过自学、课外辅导等形式提高普通话水平,普通话水平测试不低于二级乙等方可毕业。

六、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安排表

详见附件3。

七、辅修第二专业和双学位

无。

修读指导建议

1.大学英语课程采用分级分类设置,根据新生入学英语测试成绩选择不同级别进行修读(建议学生修读大学英语III、大学英语IV、大学英语V),修满9学分。

2.大学体育为全校本科生的必修课程,需修满4学分,建议前4个学期每学期修读1学分,具体修读项目参见当学期选课列表。

3.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包括核心课程和普通课程,学生至少修读10学分,其中核心课程至少修读6学分。核心课程设置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国际视野、科学精神与科技前沿、生态文明与生命关怀、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艺术实践与审美体验7个模块,学生至少选修3个模块且每个模块至少修读2学分,本专业建议修读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科学精神与科技前沿、艺术实践与审美体验模块。普通课程中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操作技能是本专业的必需知识储备,学生根据自身基础选择是否需要修读。

4.多元/实践课程至少修读65学分,可在本专业选修课和同一学科门类下其他专业的专业课中选择修读。多元/实践模块至少要取得“社会实践”1学分,通过在校期间参加累计不少于4周的社会实践活动获得;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科竞赛、专业资格等级考试、发表论文或作品、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学术交流等活动所取得的成果,按学校有关管理规定,经学院认定后作为创新实践学分,纳入多元/实践模块,最多认定2学分。

5. 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多元(2+X)”学科选修模块课程,其中专业教育课程不仅包括必修模块,还包括选修模块;2+X模块是指把数学和语文2个模块选修课程作为专业拓展基础模块,每个模块至少修满6学分,其它(X)模块的选修课程不做具体要求,由学生自行选择。

Copyright 2021 xinhengr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白菜网所有网站大全 - 白菜网所有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